在2025年2月的第二周,机械设备行业迎来多项关键动态通用机械。FigureAI发布首个通用视觉语言行为(VLA)模型Helix,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;阿里巴巴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超3800亿元建设云与AI基础设施,创下民营企业投资新纪录。与此同时,低空经济、光刻机国产化等领域亦释放出明确的产业升级信号。
人形机器人技术迭代加速通用机械,AI基建投入加码
1.FigureAI技术突破
2月20日晚,FigureAI发布通用VLA模型Helix,宣称在“行为理解、多模态交互、场景适应性”等多个维度打破行业记录通用机械。该模型可显著提升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自主决策能力,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提供技术基础。此外,智元机器人制造工厂在2024年已下线1000台人形机器人,国内企业产品迭代速度持续加快。
2.AI基建市场需求激增
2月20日,阿里巴巴宣布未来三年在云和AI基础设施领域的投入将超3800亿元,规模远超过去十年总和通用机械。这一投入将重点覆盖高性能服务器、智算中心等核心环节,以应对AI大模型训练、智能物流等场景对算力的指数级需求。数据显示,2024年智能算力市场规模同比增长86.9%,AI基础设施已成为行业“刚需”。
3.政策与技术协同推进
广东、深圳等地密集出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支持政策通用机械。深圳计划向企业发放最高1000万元的“训力券”补贴,并发布人形机器人专项政策;广东省委召开座谈会,华为、昊志机电等企业参与探讨技术落地路径。政企协同加速产业从研发到应用的闭环构建。
低空经济与光刻机国产化进程提速
1.低空经济基建先行
2月22日,首届低空经济创业者年会在杭州举办,全国低空交通“一张网”项目正式启动通用机械。成都市同期签约47个低空经济重大项目,协议总投资超500亿元,涵盖飞行器制造、空管系统等领域。中金公司研报指出,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将从“载物”向“载人”扩展,eVTOL(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)有望率先在景区观光场景落地。
2.光刻机国产化突破
2月19日,尼康宣布开发兼容ASML浸没式ArF光刻生态的光刻机产品,标志着国际厂商对现有技术体系的适应性调整通用机械。国内光刻机产业链则聚焦高端真空镀膜设备国产化,汇成真空等企业成为关键参与者。行业整体处于“从0到1”的放量阶段,国产替代需求迫切。
3.智能焊接与煤化工设备升级
中集智能焊接机器人已在钢结构、造船行业实现应用,长期市场规模预计近千亿通用机械。煤化工领域,新疆未来五年计划投资超5000亿元,其中设备环节占比近一半,航天工程、中泰股份等企业将受益于设备需求增长。
总结
当前,人形机器人、AI基建、低空经济等领域的技术突破与政策支持形成共振,推动机械设备行业向智能化、绿化加速转型通用机械。企业需紧跟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,把握细分领域的结构性机会。
来源:金融界